对中国石材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5-07-01 13:12:25
对中国石材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09.01.21《中国建材报》第三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07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并一步步将整个世界拖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此次危机无论广度(波及世界各国)、深度(波及金融及各经济实体)均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格林斯潘警告说:“世界将持续面临百年一遇的信贷海啸”。进入2008年,危机不断向经济深层蔓延,世界各地也不断爆出诸如金融机构倒闭、企业破产等重大事件,从而加剧了世界各国对此次危机的悲观预期。
中国石材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石材工业仅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也正是因为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中国石材业才在短期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从业人数、产值等方面中国均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一石材大国。中国石材业的成功依附于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建筑业,以及国外房地产业的持续增长。在当前金融海啸的不利形势之下,我国石材业所赖以高速发展的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衰退。受劳动力、石材资源、环境成本大幅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石材业先是出口,后是国内销售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探究中国石材业如何面对危机,到底路在何方?
正确认识石材业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
金融海啸的爆发无疑已对中国石材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由于此次金融危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加剧石材行业的调整。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石材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但中国石材业如果能够顺势而为、把握得当,有可能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充分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可能给石材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据了解,目前水头400多台大理石锯机产能近半闲置,往日繁忙进出货的红火景象不再。据报道,2008年10月份南安的石材产业产值同比减少30%;另据相关市场信息反馈,莱州、云浮等石材集散地面临的情况类似,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面临产能不饱和、订单不足、利润下滑的局面。石材行业基本是订单式生产,并且工程从土建到装修一般有一年左右的周期,因此金融危机对石材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传导滞后性。出口形势自2007年下半年已开始逐步恶化,而国内市场也随着奥运拉动因素的消退而显现了加速下滑的势头。综合来看,中国石材业真正的严冬可能会在2009年和2010年大面积显现,周期有可能会持续两年。同时“传统石材产业”的高库存、低周转率以及固定投入大的特点也加大了经营风险,尤其是当前原油价格及汇率大起大落的形势,更加剧了国外采购及出口的风险。
2.清醒认识我们的差距。中国石材业经历了近30年的“大家都赚钱”的“黄金时期”,目前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石材大国,但是在我们沾沾自喜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与世界石材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业界公认的“同质化”问题以及低门槛、低产出等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石材业之所以发展迅猛,依靠的是国内人工、土地、石材资源、环保等低廉的成本优势,并不是中国的石材业在研发、品牌、经营模式方面有创新,领先于世界同行。所以我们应看到,原有的优势是不可持续的,更何况印度等国家石材加工业正快速成长,不断加入到市场的争夺之中。也正因如此,在世界顶级石材项目中少有中国石材界的身影,我们还不具备与世界一流设计师、装饰公司、建筑商沟通与合作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一提起Antonili,我们就满怀敬仰。
3.理性看待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从石材产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角度,把中国石材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传统石材产业”和“现代化石材产业”两个阶段的话,笔者认为我们仍处于“传统石材产业”阶段,在与世界顶级石材企业对比中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石材尚没有一家上市企业(新疆广汇并非以石材为主业),基本还没有资本运作,品牌营销、经营模式创新尚未得到业界普遍重视。据此来说,中国石材业的发展前景是远大的,因为我们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4.中国石已经具备了冲击意大利“石材王国”的实力。中国石材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如中国水头、莱州、云浮等石材产业集散地,行业细分已相当成熟,有实力的企业比比皆是。应该说,中国石材业已经具备了问鼎世界的实力,而此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据市场信息反馈,Antonili的高端品种出口量2008 年已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滑,他们也试图进军中国市场。这说明了他们这种高价、高品位的市场定位正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同时,国内许多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石材业行业整合的步伐将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而加快,从而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和升级。
5.把握历史赋于我们的机遇,促进产业提升。目前中国“世界工厂”的经营模式已经遇到发展瓶颈,国家正逐步加大产业升级的调控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培育民族品牌,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石材业”必将面临政策上的制约,如环保、资源、用工保护的加强等,因此,内在、外在的诸多因素都将促成“传统石材业”的转型。
虽然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尚未看到结束的征兆,但是中国石材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其内在的朝气和活力以及石材人的拼搏精神,使我们坚信:中国石材业仍大有可为。
企业御冬的最好方式是“练好内功”
1.坚守主营阵地。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守本业,不断强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网络泡沫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大量储备业界精英,强化队伍培养。个人认为,石材业在“练好内功”方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从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理顺我们的盈利模式,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改造营销模式,打造民族品牌等方面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规避潜在风险。金融海啸最大的破坏性就在于其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要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对石材业来说,诸如:汇率、石油、海运等波动巨大,直接影响到采购成本;金融机构破产及银根紧张直接导致实体经济流动资金短缺,造成石材企业货款回笼困难,应收账款直线上升,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其他方面还有企业资金、贷款、业务等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风险,需要企业的经营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3.开发潜在市场。手中有单心中不慌,石材企业如果手中没有订单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挫伤了企业原有市场,寻找开发新市场,延伸业务触角将是获取订单的重要手段。虽然整体需求下滑,但石材业是新兴行业,中国石材企业尚未触及的市场仍相当广阔。如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三世界新兴经济体、广大的中产阶层等。
行业协会应担负起“领路人”的重任
1.积极协调地方及政府关系。在金融危机中,行业协会应担负起 “领路人”的重任。在当前形势下,行业协会应代表中国石材产业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对话,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对话,拓宽融资渠道,帮助石材企业渡过难关;积极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协会保持互动,强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方面,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在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业界的欢迎。
2.积极推动业界的协作。面对不断降低的国内外需求和几近苛刻的交易条件,石材企业几无话语权,从而造成往往出货越多、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诸如付款条件苛刻、附加条款增多等潜规则横行,市场诚信逐步削弱。其潜在根本原因是石材行业的规范不足,协作不够,各企业单兵作战,彼此恶性竞争的结果。基于此,特别是危机当前,大难临头之时,达成共识,共体时艰,共同面对,互相协作,携手渡过危机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推动业界在采购、贸易、国内业务等方面的规范和协作,最大限度地保护石材产业的自身利益;推动业界在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建设和规划等。
3.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经营。行业协会要以市场、国家政策为导向,着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如在从业资格、环保要求、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工作上大做文章,指导行业练好内功。
金融海啸的暴发打乱了中国石材业自身的发展轨道,削弱了石材企业的经营能力,但是,作为朝阳产业,中国石材界在此关键时刻,不应过度悲观,而是要坚定信心,稳住阵脚,主动迎接挑战,中国石材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09.01.21《中国建材报》第三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07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并一步步将整个世界拖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此次危机无论广度(波及世界各国)、深度(波及金融及各经济实体)均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格林斯潘警告说:“世界将持续面临百年一遇的信贷海啸”。进入2008年,危机不断向经济深层蔓延,世界各地也不断爆出诸如金融机构倒闭、企业破产等重大事件,从而加剧了世界各国对此次危机的悲观预期。
中国石材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石材工业仅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也正是因为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中国石材业才在短期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从业人数、产值等方面中国均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一石材大国。中国石材业的成功依附于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建筑业,以及国外房地产业的持续增长。在当前金融海啸的不利形势之下,我国石材业所赖以高速发展的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衰退。受劳动力、石材资源、环境成本大幅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石材业先是出口,后是国内销售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探究中国石材业如何面对危机,到底路在何方?
正确认识石材业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
金融海啸的爆发无疑已对中国石材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由于此次金融危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加剧石材行业的调整。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石材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但中国石材业如果能够顺势而为、把握得当,有可能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充分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可能给石材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据了解,目前水头400多台大理石锯机产能近半闲置,往日繁忙进出货的红火景象不再。据报道,2008年10月份南安的石材产业产值同比减少30%;另据相关市场信息反馈,莱州、云浮等石材集散地面临的情况类似,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面临产能不饱和、订单不足、利润下滑的局面。石材行业基本是订单式生产,并且工程从土建到装修一般有一年左右的周期,因此金融危机对石材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传导滞后性。出口形势自2007年下半年已开始逐步恶化,而国内市场也随着奥运拉动因素的消退而显现了加速下滑的势头。综合来看,中国石材业真正的严冬可能会在2009年和2010年大面积显现,周期有可能会持续两年。同时“传统石材产业”的高库存、低周转率以及固定投入大的特点也加大了经营风险,尤其是当前原油价格及汇率大起大落的形势,更加剧了国外采购及出口的风险。
2.清醒认识我们的差距。中国石材业经历了近30年的“大家都赚钱”的“黄金时期”,目前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石材大国,但是在我们沾沾自喜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与世界石材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业界公认的“同质化”问题以及低门槛、低产出等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石材业之所以发展迅猛,依靠的是国内人工、土地、石材资源、环保等低廉的成本优势,并不是中国的石材业在研发、品牌、经营模式方面有创新,领先于世界同行。所以我们应看到,原有的优势是不可持续的,更何况印度等国家石材加工业正快速成长,不断加入到市场的争夺之中。也正因如此,在世界顶级石材项目中少有中国石材界的身影,我们还不具备与世界一流设计师、装饰公司、建筑商沟通与合作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一提起Antonili,我们就满怀敬仰。
3.理性看待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从石材产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角度,把中国石材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传统石材产业”和“现代化石材产业”两个阶段的话,笔者认为我们仍处于“传统石材产业”阶段,在与世界顶级石材企业对比中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石材尚没有一家上市企业(新疆广汇并非以石材为主业),基本还没有资本运作,品牌营销、经营模式创新尚未得到业界普遍重视。据此来说,中国石材业的发展前景是远大的,因为我们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4.中国石已经具备了冲击意大利“石材王国”的实力。中国石材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如中国水头、莱州、云浮等石材产业集散地,行业细分已相当成熟,有实力的企业比比皆是。应该说,中国石材业已经具备了问鼎世界的实力,而此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据市场信息反馈,Antonili的高端品种出口量2008 年已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滑,他们也试图进军中国市场。这说明了他们这种高价、高品位的市场定位正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同时,国内许多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石材业行业整合的步伐将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而加快,从而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和升级。
5.把握历史赋于我们的机遇,促进产业提升。目前中国“世界工厂”的经营模式已经遇到发展瓶颈,国家正逐步加大产业升级的调控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培育民族品牌,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石材业”必将面临政策上的制约,如环保、资源、用工保护的加强等,因此,内在、外在的诸多因素都将促成“传统石材业”的转型。
虽然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尚未看到结束的征兆,但是中国石材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其内在的朝气和活力以及石材人的拼搏精神,使我们坚信:中国石材业仍大有可为。
企业御冬的最好方式是“练好内功”
1.坚守主营阵地。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守本业,不断强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网络泡沫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大量储备业界精英,强化队伍培养。个人认为,石材业在“练好内功”方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从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理顺我们的盈利模式,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改造营销模式,打造民族品牌等方面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规避潜在风险。金融海啸最大的破坏性就在于其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要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对石材业来说,诸如:汇率、石油、海运等波动巨大,直接影响到采购成本;金融机构破产及银根紧张直接导致实体经济流动资金短缺,造成石材企业货款回笼困难,应收账款直线上升,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其他方面还有企业资金、贷款、业务等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风险,需要企业的经营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3.开发潜在市场。手中有单心中不慌,石材企业如果手中没有订单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挫伤了企业原有市场,寻找开发新市场,延伸业务触角将是获取订单的重要手段。虽然整体需求下滑,但石材业是新兴行业,中国石材企业尚未触及的市场仍相当广阔。如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三世界新兴经济体、广大的中产阶层等。
行业协会应担负起“领路人”的重任
1.积极协调地方及政府关系。在金融危机中,行业协会应担负起 “领路人”的重任。在当前形势下,行业协会应代表中国石材产业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对话,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对话,拓宽融资渠道,帮助石材企业渡过难关;积极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协会保持互动,强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方面,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在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业界的欢迎。
2.积极推动业界的协作。面对不断降低的国内外需求和几近苛刻的交易条件,石材企业几无话语权,从而造成往往出货越多、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诸如付款条件苛刻、附加条款增多等潜规则横行,市场诚信逐步削弱。其潜在根本原因是石材行业的规范不足,协作不够,各企业单兵作战,彼此恶性竞争的结果。基于此,特别是危机当前,大难临头之时,达成共识,共体时艰,共同面对,互相协作,携手渡过危机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推动业界在采购、贸易、国内业务等方面的规范和协作,最大限度地保护石材产业的自身利益;推动业界在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建设和规划等。
3.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经营。行业协会要以市场、国家政策为导向,着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如在从业资格、环保要求、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工作上大做文章,指导行业练好内功。
金融海啸的暴发打乱了中国石材业自身的发展轨道,削弱了石材企业的经营能力,但是,作为朝阳产业,中国石材界在此关键时刻,不应过度悲观,而是要坚定信心,稳住阵脚,主动迎接挑战,中国石材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